回顧行業上半年,版號逐漸恢復發放,但數量卻有所縮減;「宅經濟」不再成為廠商們口中的紅利,疫情對用戶消費意愿的影響卻在加深……這樣的背景下,彼時的游戲行業不斷傳出公司裁員、砍項目的消息,這些消息孰真孰假,又與降本增效有何關聯?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年中業績報告已經出爐,或許我們能用一些客觀數據,來看看這些公司上半年實際過得怎么樣。
01人員結構變動
降本增效策略帶來的變化,首先反映在公司人數和員工成本上。
其中人員減少比例最高的是友誼時光,員工減少同時,他們的員工成本卻環比增長了 9.7%(已除去人員變動因素)。
這種情況似乎違反了我們的常識——人員減少,員工成本不應該也減少嗎?從長期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公司正常優化員工時,需要支付員工 N+1 甚至更高的經濟補償,因此人員減少短時間內反而會增加公司員工成本。
例如人員減少比例為 10.9% 的 IGG,他們的員工成本卻環比增長了約 20%。財報表示,去年 IGG 在全球范圍內籌建新的研發基地,完善了全球研發團隊,因此去年下半年以來員工人數有所增加(上期環比顯示人員增加了 18.4%);今年以來則開始優化和調整人員編制(降低了 10.9%),員工成本增長也是因為人員優化的相關費用增加。
再舉個例子,網龍去年下半年人員環比減少了約 19%,員工成本則增長了 3.6%,其中「遣散費」支出環比增長了 555.6%。雖然網龍并未給出人員減少的原因,但從前段時間他們任命虛擬人為輪值 CEO的情況來看,網龍更傾向于通過大數據和 AI 技術管理組織架構,這或許在未來會節省不少人力成本。
02業務結構變動
降本增效還反映在業務結構變動上,但由于各家廠商項目及項目成本不同,因此我們先結合一些廠商的研發投入及變動情況來分析一下大盤趨勢。
研發成本為公司整體成本,并不能 100% 代表其游戲業務狀態
從上述 10 家游戲公司的研發成本變動情況來看,有 6 家的增長率是在「增長降低」之間波動的,這意味著大部分廠商,會根據公司情況和項目進度試探性地增加或減少研發成本。例如世紀華通本期研發投入降低了 13.2%,上期增長了 12.3%;吉比特本期增長了 33.3%,上期下降了 12.7%。
此外,三七互娛在保持營收 7.3% 的同比增長前提下,連續兩期的研發投入均呈下降趨勢,財報表示這與公司「降低非策略游戲研發成本」的策略變更有一定關系。
騰訊、嗶哩嗶哩的研發投入兩期均為環比增長。其中嗶哩嗶哩的同比增長率高達 68%,兩期環比增長了也高達 34.9% 和 26.5%。財報表示,該投入增加主要為研發人員增加、股權激勵費用增長和終止若干游戲項目開支所致。
據了解,嗶哩嗶哩自今年以來,陸續停運了《拾光夢行》《空匣人型》《機甲愛麗絲》《A3!滿開劇團》等多款自研或代理產品。
03成本結構變動
最后,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員工薪酬成本及其變動情況。
由于大部分公司中報并未披露薪酬成本及人員數據,因此上述表格僅統計了 10 家具備代表性的廠商數據,從這些數據的同比、環比指標可以看到,游戲廠商很少降低員工薪酬成本(大部分公司年終獎為上半年發放,因此「上期環比」指標下降應為正?,F象),這似乎印證了游戲行業高薪人才密集,「降薪不如直接優化人員」的情況。
具體來看,吉比特依舊是上市游戲公司中平均薪酬成本最高的廠商,且上半年平均月薪成本環比增長了 55%。創夢天地和 IGG 分別以 33.1% 和 19.9% 的幅度,位列第 2 和第 3 名;祖龍娛樂、金山軟件和友誼時光則實現了該成本的連續兩期環比增長。
其次,除銷售 / 研發這些硬性成本外,非關鍵成本(一般包括行政、管理、財務等等)的減少或許也是廠商們降本增效的重要環節,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指標簡單看下哪些公司更「降本」一些。
與之對應的,三七互娛、吉比特、愷英網絡不僅人員規模較少,公司主營業務也只有游戲,因此非關鍵成本占營業費用比例低至 3.8%、8.7% 和 9.4%,同時他們這項支出的相關指標也基本為負,這或許意味著三家公司的行政和管理成本控制相對嚴格。
同時,表格內上半年非關鍵成本環比下降的還有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和網易,他們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世紀華通主要是中介機構服務費大幅減少;吉比特則因為匯率變動,本期獲得近億元的收益抵銷了部分成本。
上半年非關鍵成本環比增加的廠商則有騰訊、嗶哩嗶哩、金山軟件和 IGG,其中嗶哩嗶哩非關鍵成本三項指標均呈現增長趨勢,財報表示該支出增長由于一般及行政人員增加、租金開支增加和組織優化相關開支增加所致。
04結語
從上述數據的變動來看,我們能發現大部分廠商的員工數確實在減少,但都維持在正常范圍。同時,文章統計的研發投入和非關鍵成本變動沒有太過明顯的趨勢,但已經有不少廠商在財報中表示下半年將推出更多產品,人員和業務調整也將持續進行,也許等到數據更加完備的年報推出之時,我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他們口中的「降本增效」。
最后,附上 64 家游戲公司營收及成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