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此后發布情況說明,表示確有類似不當表述,學校本意是希望家長對于學校能夠多些理解、支持與包容。已責令學校相關負責人書面檢討,并對家長解釋。
對于該情況說明,有不少網友不買賬:剛開學就來個下馬威,這還怎么合作?
的確,在新生開學家長會上公開說 " 投訴就上不了高中 ",無論是措辭不當的抖機靈,還是赤裸裸的軟威脅,這種 " 雷言雷語 " 多少有些刺耳,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格格不入。
眾所周知,為了能夠讓學生、家長以及一線老師有更多發言權,教育部門開辟了很多反饋通道。倘若 " 投訴就遭殃 " 這類雷語和觀念深入人心,遇事都忍氣吞聲,豈不是助長了教育領域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讓監督窗口成擺設?
言為心聲,行為心表。奇葩 PPT 的曝光,掀開了家校關系的一角,映射出個別老師和學校對家長訴求的抵觸情緒和病態反應。本應該是相互配合、和諧互助的雙方,被活生生置于對立的境地,難怪家長寒心,網友驚詫。學校面對家長投訴,要樹立 " 堵不如疏 " 的觀念。任何忽視家長合法權益,企圖通過施壓以達到阻礙投訴的方式,都是江邊賣水——多此一舉,最后只會自噬其身。相反,開放地正視家長的反饋,并積極處置,才是化解問題的最優解。
家校矛盾,本就是個偽命題。家長和學校只要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機制,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又何愁不能良性互動呢。
現代快報+評論員 靈靈幺
(校對 張靜超)